Loading...

結語
Conclusion

1910年代中期以後,臺灣社會受世界思潮影響轉為非武裝抗日。其中,1923年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成立,可謂臺灣內外民族運動勢力的大規模匯流。藉此,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得以集中運動能量,並透過文協在各地舉辦演講啟迪民智。該會活動引發的治警事件,則是日治時期臺灣規模甚大、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,對於喚醒民心、強化民氣、民眾覺醒有重大作用。

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活動時間雖短,亦是臺灣較早且具規模之政治結社。治警事件及其審判則傳播臺灣民族運動理念,亦令臺人更堅定追求自由、法治。至今滿百年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與治警事件,影響其後議會請願、政治結社等發展。當時臺灣自治運動雖功敗垂成,卻促成1935年日本有限度的開放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選舉,這是臺灣人民第一次的民主選舉,並在臺灣社會種下了對自由平等、公平法治的期盼,臺灣人民也承襲日治時期先賢的民主理念,在戰後持續推動臺灣的民主運動,在1986年衝破黨禁及隔年的戒嚴體制,隨後陸續完成國會全面改選、總統直選及政黨輪替,經過全體國人的民主實踐,我國已連續兩年獲經濟學人評比為完全民主國家,全球排名第8,並獲得亞洲民主燈塔的讚譽。

1935年第一次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會場(圖片來源:六然居資料室)
1935年第一次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會場(圖片來源:六然居資料室)

1989年1月29日,民主進步黨發起大規模遊行,抗議立法院通過《自願退職條例》,並要求國會全面改選,遊行隊伍從國父紀念館等地出發,最後至中正紀念堂前廣場集合,進行訴求宣講。(圖片來源:國史館)
1989年1月29日,民主進步黨發起大規模遊行,抗議立法院通過《自願退職條例》,並要求國會全面改選,遊行隊伍從國父紀念館等地出發,最後至中正紀念堂前廣場集合,進行訴求宣講。(圖片來源:國史館)

to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