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「開創臺灣新文學風潮」
治警事件的「監獄文學」
Diary in Jail

《臺灣民報》不僅扮演「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」角色而批評時政、反應民怨,亦在1923年底「治警事件」發生後持續報導後續審判過程及結果,並於公審結束後發佈特刊。此外,還刊登蔣渭水、蔡惠如、林幼春、蔡培火、王敏川等人因此事件入獄服刑後,記錄心境的「監獄文學」。

因「治警事件」入獄的知識份子在獄中閱讀許多書籍,以文明志、以詩寄情。例如蔣渭水寫下16篇〈獄中隨筆〉,亦以〈獄中日記〉戲稱臺北監獄為「古亭大旅社」,批評獄中三餐份量不足、夾雜石頭及老鼠屎,且放風時需戴面罩等處境。這些入獄的治警事件志士們,當時正處於創作高峰,因而也造就了臺灣監獄文學的一波創作浪潮。

林幼春(1880-1939)

林幼春(1880-1939)

名進,字南強,號幼春、老秋,貸地業,臺中霧峰人,出身霧峰林家下厝。1918年與蔡惠如等櫟社友人創立臺灣文社,翌年1月創刊《臺灣文藝叢誌》為保存漢文化、漢文學努力。1921年與同宗林獻堂共同籌組臺灣文化協會,主要目的在宣揚臺灣民族運動兼文化啟蒙。1923年與蔣渭水、蔡培火等人共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,因治警事件入獄,後曾任臺灣民眾黨顧問,以實際捐款支持民族運動。

其作品〈吾將行〉、〈獄中聞畫眉〉、〈再聞畫眉〉、〈獄中寄內〉、〈詠史〉、〈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〉、〈獄中十律〉、〈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遺〉等詩、〈入獄及出獄家書三封〉等散文。

〈獄中感春賦落花詩以自遺〉
繫久懸知景物非,強揩病眼弔斜暉。
九旬化碧將為厲,舉國招魂未忍飛。
歷劫尚當甘墜落,幾生修得到芳菲。
因風寄謝枝頭鳥,極口催歸何處歸。

詮釋: 這首詩描述了林幼春在牢中的情況,被關在牢中已久,可以想像季節的更替,只能勉強擦拭著病眼。被判刑三個月,如果我病死獄中,變成碧血與厲鬼,使日本當局不安,但想到全國人民將為我招魂,我的魂魄不忍離去,遇到如此劫難,我仍甘願墜落獄中,化作芬芳傳播給臺灣人民,這是好幾世才能修來的福氣,藉由風的幫助,樹上的枝頭鳥催促著我快點回家,然後我又哪有回家的自由呢?

蔡惠如(1881-1929)

蔡惠如(1881-1929)

名江柳,字鐵生,商人,今臺中清水人,家境富裕,16歲起開始負責家族事業,開設協和製糖會社、牛罵頭輕鐵會社,曾任臺中區區長。1918年與霧峰林家的林獻堂、林幼春在臺中成立臺灣文社,並發行以刊登古典漢詩為主的《臺灣文藝叢誌》,為日治時期臺灣第一份漢文雜誌。1919年與留日學生成立啟發會、應聲會。1920年成立新民會,林獻堂出任會長,蔡惠如任副會長,並創辦臺灣青年雜誌社,發行《臺灣青年》雜誌,1921年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。

蔡惠如個性爽朗,具俠義性格,全力支持臺灣民主運動。因為經商常往來於臺灣、日本、中國各地,是一位行動力極強的社會運動家,葉榮鐘譽其為「臺灣民族運動的鋪路人」。創作風格屬慷慨激越,鬥志昂揚,激勵人心。

其作品〈意難忘〉、〈滿庭芳〉、〈臺中監獄有感呈南強〉、〈獄中感懷〉、〈十五夜鐵窗下作〉、〈咏史〉、〈獄中有感〉…等。

〈意難忘〉
芳草連空、又千絲萬縷、一路垂楊、牽愁離故里、壯氣入樊籠、清水驛、滿人叢、握別到臺中、老輩青年齊見送、感慰無窮。
山高水遠情長、喜民心漸醒、痛苦何妨、松筠堅節操、鐵石鑄心腸、居虎口、自雍容、眠食亦如常、記得當年文信國、千古名揚。

詮釋: 本作品描述蔡惠如因治警事件坐牢時,民眾不分男女老幼在路邊送行,他既感動也安慰,認為看到民眾有越來越多民主自決的認知,即使自己受苦也沒有關係。

王敏川(1887-1942)

王敏川(1887-1942)

筆名錫舟,臺灣雜誌社員,彰化人,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,任教於彰化公學校。留日期間接觸社會主義,並先後加入「啟發會」與「新民會」。1920年擔任《臺灣青年》的編輯工作,並加入「臺灣文化協會」。1926年臺灣文化協會分裂,為新文協的領導人物,帶領改組後的文協走向以農民、工人與小資產家為主的大眾團體,以巡迴演講的方式,傳播新思想持續支持工農運動。1928年發行《大眾時報》,為臺灣文化協會末代委員長。

王敏川在1923年5月才由東京返臺,寄籍蔣渭水大安醫院,擔任民報臺灣雜誌社臺灣支局主任,推廣民報,在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成立之後才加入會員,1923年12月16日清晨六時,與蔣渭水在大安醫院同時被逮捕。其作品〈獄中雜詠〉中描述「民權振起義堪尊」以維新志士心情入獄,可見壯志。

〈獄中雜詠〉
獄官指點到監門,寢具安排日已昏。
莫笑書生受奇禍,民權振起義堪尊。

詮釋: 這首詩描寫初入獄的狀況,在獄卒押守下進入監牢內,日暮時分領得寢具,暫時棲身於監牢內。經歷被捕入獄,雖然驚懼疲累,但志氣節操仍不屈服,尚以振興民權來勉勵自己繼續努力。

蔡培火(1889-1983)

蔡培火(1889-1983)

字峰山,臺灣雜誌社員,雲林縣北港鎮人,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,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二部畢業,1920年在學期間任東京啟發會幹事,翌年任新民會幹事、《臺灣青年》發行人兼編輯人,回臺後任臺灣文化協會專務理事、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理事、臺灣議會請願委員,因治警事件被捕入獄。後參與臺灣民眾黨、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等,協助發展《臺灣民報》、《臺灣新民報》,目標致力於提升臺灣人的知識水準,也是臺灣社會運動的先驅。

1924年治警事件入獄禁錮時期,蔡培火創作〈臺灣自治歌〉,充分表達臺議運,爭取參政權,民族平等、自己當家作主,追求臺灣民地自治的訴求,以及其對臺灣民族與土地的情懷,作品有〈臺灣自治歌〉、〈咱臺灣〉。

〈臺灣自治歌〉
蓬萊美島真可愛,祖先基業在。
田園阮開樹阮栽,勞苦代過代。
著理解、著理解,阮是開拓者,毋是憨奴才。
臺灣全島快自治,公事阮掌是應該。
玉山崇高蓋扶桑,我們意氣揚。
通身熱烈愛鄉血,豈怕強權旺。
誰阻擋、誰阻擋,齊起倡自治,同聲直標。
百般義務咱著盡,自治權力應當享。

詮釋: 本歌詞內容強調臺灣人代代在這塊土地上的耕耘與建設,應該找回治理自己的主動權。

蔣渭水(1891-1931)

蔣渭水(1891-1931)

字雪谷,醫師,宜蘭市人。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,在臺北開設大安醫院。春風得意樓店主,1921年組織文化協會,全力推展文化啟蒙運動,治警事件中被捕入獄。1927年組成臺灣民眾黨,後主導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,致力全民解放運動。

蔣渭水稱臺北監獄為「政治別莊」、庸醫治療政治病的「醫院」,以我不入監獄,誰入監獄的心境,形容監獄是人間的天堂、無產階級的別莊、保健的安全地帶,在〈牢舍銘〉中將牢房視為冥想、修身養性、讀書寫作的幽境。

作品〈快入來辭〉、〈送王君監獄序〉,以及白話文的〈入獄日記〉是《臺灣民報》最早刊登的三篇獄中文學,對惶惶民心起了安定的作用。其他作品有〈臺灣獅子狩〉、〈獵獅和獵犬的對話〉、〈獄中夢〉、〈入獄日記〉、〈獄中隨筆〉、〈入獄感想〉、〈入獄賦〉、〈春日集監獄署序〉、〈牢舍銘〉等。

〈獄中隨筆〉(節錄)
「下車的時候因為我的書包太多,托同車的囚人們幫忙,內中一個囚人說:『蔣先生是替臺灣人做事的人,正正經經,我們該替他幫忙。』眾囚人便七腳八手,將我的行李,都替我搬得乾淨,這是這回入獄第一次的收穫了。南強和鐵生(林幼春、蔡惠如)在臺中監獄裡,得著「犯人大人」的稱號,峰山和芳園(蔡培火、陳逢源),在臺南監獄裡,受了囚人同胞的特別照顧,這些都可說是精神復興的現象啦。」

詮釋: 本作品係蔣渭水在〈獄中隨筆〉紀錄了囚犯們以行動表達敬意

陳逢源(1893-1982)

陳逢源(1893-1982)

字南都、又字芳園,貸地業,臺南市人,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,1921年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及臺灣文化協會,1923年任臺灣文化協會理事,1923年與黃朝琴等人創辦《臺灣民報》周刊。在治警事件中被捕入獄,在獄中寫詩寄情明志,後於1951年及1954年當選臺灣省臨時議會議員。

其作品〈寄南強〉、〈寄耕南〉、〈寄柳居〉、〈寄內〉、〈天生〉、〈寄西圃〉、〈寄林耕南〉、〈寄諸吟友〉、〈寄同獄林南強〉,出獄寫下〈刑期提早出獄與峰山備受臺南市民歡呼有感〉等。

〈寄柳居〉
書債貪多積未完,攜來補讀到春殘。
九旬過眼原容易,一獄成名太簡單。
顏子寧甘居陋巷,楚囚仍合繫南冠。
居如鮑叔偏憐我,才覺情多小別難。

詮釋: 這首詩中闡述治警事件的羅織入罪,造就了臺灣英雄,在獄中寫詩寄情明志。

賴和(1894-1943)

賴和(1894-1943)

本名癸河,筆名懶雲,醫師,彰化人。新詩、古典詩、小說、散文兼具,作品充滿人道主義,被稱為「臺灣魯迅」、「臺灣新文學之父」。治警事件因證據不足為第一波被釋放者,但仍冤枉的被關在臺北監獄22天。

作品有〈囚繫臺中銀水殿〉、〈囚中聞怡園籠鶴〉、〈囚臺北監獄〉、〈出獄歸家〉等。賴和一生創作總數可觀,題材多樣,內含豐富,有反映臺灣歷史與現實處境的思考、參與政治啟蒙運動的描述、對弱勢族群與庶民生活的關懷等,在新文學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〈出獄歸家〉
莽莽乾坤舉目非,此生拚與世相違。
誰知到處人爭看,反似沙場戰勝歸。

詮釋: 這首詩〈出獄歸家〉是賴和於臺北監獄出獄,原以為與社會世俗脫節,沒想到沿途被眾人爭相迎接,好似打勝仗而歸的英雄,有感而發所作,描述義無反顧投身於不公不義的抗爭,贏得民心。
toTop